目录
戏曲评论
青阳腔研究的困境李志远;4-7+29
格局·视野·路径——传统戏剧传承与发展的多元探索蔡敏;8-13
戏曲传统表演手段在晋剧《红高粱》中的巧妙运用侯翰琳;14-16
新媒体时代潮剧海外传播研究黄映雪;曾衍文;17-20戏剧关注
论曹禺戏剧场景的色彩艺术及其剧场性追求刘家思;21-29
现代性视域下“空间”维度的话剧叙事解读张颖;30-33
论夏衍《上海屋檐下》的现实主义探索刘诗晨;34-38
民国范到现代体:从朱译《暴风雨》不同版本看翻译校对语言的变迁韩晴;39-45
民族歌剧表演范式的嬗变——以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表演为例傅慧;46-49
反哈姆雷特抑或扮演哈姆雷特——《扮演受害者》与《哈姆雷特》的互文性解读刘溪;50-55
夏洛克形象的悲剧性新探成立;56-59川剧传承
川剧海外传播中本土剧目的整理、改编与再造高山湖;60-65
沈铁梅与川剧《三祭江》——兼谈戏曲的传统与创新魏锦;66-70
别让自己的欲望毁灭了自己——川剧《欲海狂潮》“欲望”角色的塑造叶长敏;71-73
现代川剧对传统音乐的突破和发展田勇;74-77影视寻思
不可靠叙述者的伪装在电影中的应用张晓铭;78-81+91
符号修辞“四体演进”视角下的中国古装剧发展历程探析杨凯;82-86
展面与刺点:《我不是药神》电影文本的符号学释义刘桂华;袁嘉希;87-91
民俗视角下的中国动画本土化内涵黄晓瑜;92-94
四川民族地区红色动漫创作现状与发展策略翟启兵;95-97
对情景短(喜)剧的一些思考严啸川;98-100
从《湮灭》看科幻电影中的“主体”之思董祥如;101-103非遗保护
非遗视阈下大竹竹唢呐的整体性及活态性保护郑杰修;104-106
川东地区民间唢呐吹打乐研究潘广宇;107-109
非遗视野下传统舞蹈的价值与传承思考——以蒙古舞呼图格沁为例李酉媛;110-113
羌族萨朗舞“S”形态的成因及隐含的女性崇拜杨畅;114-116
河南筝乐流派艺术的推广与教学实践应用王昆普;郁可盈;舒崭;117-120音舞风尚
祝凤喈《与古斋琴谱》琴乐美学思想探析权霖泓;121-124
琴歌表演美学中的空间意识陈香莹;125-127
巴音与巴人的关系胡炜光;128-131
川西“藏羌彝文化走廊”中藏族歌舞剧的创意研究付莉;132-135
京剧男旦与流行音乐反串融通研究麻华;136-138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黎明》第一乐章演奏技巧与风格浅析司徒晓曦;139-141艺术教育
中国古代戏曲教学与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以《窦娥冤》的教学为例胡牧;142-145
传统文化在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学生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杜江;146-148
高师音舞专业钢琴集体课创新教学模式研究邵圆圆;149-151
钢琴演奏教学中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策略江帆;152-154
FORUM教学模式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意义解析艾美霖;155-157
高校流行演唱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刘波;158-160
“互联网+”时代高师本土民族音乐教育传承的创新与实践俞婕;161-163
推陈出新 解弦更张——对高等音乐教育改革的新认知吴晓的;164-166文化融通
文旅演艺的发展现状与优化路径探索白小琼;167-170
“浮世绘”精神:丰子恺绘鲁迅小说插图的艺术特质张素丽;171-174
陈子庄山水画中的造境研究郭学强;175-177
元代画家创作理论与实践的矛盾成因——由倪瓒“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说起万玲;178-180
安岳石刻健美力士造像的文化渊源魏勇;181-185
从近代闽南地区园林看文化视域下中西园林艺术的交融赵小婧;186-188
新时期成都“优雅时尚”城市文化的创新发展研究李洁;189-192
加劲冲刺,决胜“最后一公里”石羚;2
把握目标定位 站高谋划一体部署——论学习贯彻四川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四川日报》评论员;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