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注目徐棻
女性人格的逆袭与翻转薛若琳;4-6
新风徐来话徐棻朱丹枫;7-9
在戏剧里重逢徐新华;10-11
面对复仇与救赎的共同体正义——现代滇剧《贵妇还乡》评析杨晓华;12-14
略议《目连之母》的创新张莹;15-16戏曲评论
学者情怀与担当意识指导下的学术路径——试论赵义山先生与中国散曲研究郑海涛;张雪欢;17-23
虽言无心做文献 亦成柳荫泽学林——谈傅晓航先生的戏曲文献研究李志远;24-28
苏少卿戏曲活动叙论陈浩楠;29-34
关于小剧场黄梅戏《薛郎归》的几点思考任红军;35-39
二人台现代戏中“歌”与“剧”之关系刍议——以二人台现代戏《月照金河套》为例郭根虎;40-42
《铁弓缘》蓝夹缬的戏曲纹样分析郭倩;43-45
明清时期湖南古戏台与地方剧种探析郭丹;46-50戏剧关注
戏剧表演中身体语汇的创造海燕;51-54
梅尼普讽刺的戏剧赋形——威廉·戈尔丁戏剧《军营蝴蝶》的艺术特征李晓青;55-58
新时代视域下中国舞剧的现状与发展——以舞剧《孔子》为例唐晓娜;59-61
关于军工题材戏剧创作的思考——话剧《苍穹之上》有感甄进;62-64
音乐剧《金沙》对中国本土化音乐剧创作的启示刘楠楠;65-68川剧传承
川剧艺术家口述史(梅花奖得主卷)之田蔓莎篇万平;叶俊莉;69-79
当代川剧传承发展与生态链建设研究王娟;80-87
出人出戏出观众 振兴川剧再起航——综论第四届川剧节陈淳;88-91
川剧动漫衍生品设计研究刘航宇;李璟;92-95
舞蹈基本功在川剧女生毯技教学中的优化运用黄韵;96-98影视寻思
伦理学视域下的电影“救赎”袁智忠;周星宇;99-103
VR电影与传统电影的叙事差异分析杜鑫;104-107
科幻电影的奇观叙事与市场可能——以《毒液:致命守护者》为例覃才;董迎春;108-111
重构与表达:《流浪地球》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阐释王雨薇;112-114
民乐传承的“自觉”与“自信”——电影《闪光少女》的音乐叙事与思考王翼如;115-117非遗保护
壮族釆茶戏茶旦服装特征探析匡迁;118-121
壮族师公戏的传播、传承与转化孙丰蕊;122-125
四川清音“李派”传人的集体记忆陈缨;126-129
巴渝舞:原始狩猎巫舞到宫廷武舞的嬗变刘国勇;130-133
生产美学视域下传统手工艺的当代突围张瀚文;刘诗韵;134-136
重庆梁平木版年画产业化传承发展研究陈倩;137-139艺术教育
中国化元素在钢琴作品创作中的运用——以《“落水天”主题变奏曲》为例吴涵;黄雅雯;140-142
20世纪中国后现代主义风格单簧管作品窥探郭蒋帅;143-145
法比小提琴学派在我国小提琴教学中的运用李倩;146-149
拉赫玛尼诺夫《音乐的瞬间》的艺术特色郑磊;150-152
区域音乐文化资源与高校音乐民族化教学的整合研究闵若惜;153-156
新时代民族传统舞蹈文化生态体系构建研究赵勇;王剑兰;157-159
论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的创立——兼评《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创建发展史》谢鲤芯;160-162
四川革命历史民歌《尖尖山》的艺术风格与地域特色高畅;163-165
白马民歌《黛西阿如艾》的分析研究武慧;166-168
四川羌族民歌族内传承的逻辑起点与维系机制文飞;169-171
序列音乐作品的视唱训练方法探索任伟鑫;172-174文化融通
近三十年编辑美学研究的概况与启示——基于1988—2017年文献计量分析的视角李文玉;175-179
校园油画风景写生课程中的视觉记忆谢斌;180-182
论山水画之位置经营与意境营造万玲;183-185
四川松潘地区苯教绘画艺术的叙事性研究郭萍;186-189
丝绸之路景观标识的翻译移植研究刘淑颖;190-193
传统元素与数字融合视域下的动画造型研究张伟鹏;陈岩;194-197
论戏剧表演艺术实践在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功用张晴;198-200
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解析新中国70年发展密码彭飞;2
推动宣传思想工作迈上新台阶姜赟;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