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现场/对话
《山海经》的文化编码及当代影像传播——叶舒宪、金明哲对谈录叶舒宪;金明哲;4-7今日/论坛
意识形态空隙中的政治与追忆——本雅明与罗兰巴特影像理论对比周子雅;8-11+19
历史传统与现实考量——“作者论”视阈下“作者电影”的写作范式及实践启示马腾;峻冰;12-19
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现代主义艺术创作及政治意涵张成华;20-23+29博士/新论
也谈艺术类型:微艺术的公共意义孙婧;24-29
小成本电影的叙事力度及传播途径——以《村戏》为例周才庶;30-33视点/观察
人工智能对图像文化的解构与重建郑亚南;34-36
让-马利·莫罗景观理论对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现实意义和启示陈新;37-40
当代写意雕塑的视觉基因谱系分析郎济明;41-43
原始岩画鹿纹的象征语意隋立民;44-50
游牧文化形态中蒙古族传统家具装饰图案研究马前进;51-53+62纵横/研论
“西戏中演”视野下的徐棻“欲望三部曲”赵建新;54-58
试析徐棻剧作女性意识的流变李骊;59-62
当代文化环境中的红色主题民族歌剧创作新观彭莹;63-66
戏剧教育与抗战:四川省立戏剧教育实验学校研究(1938-1941)王京强;67-71
舞台“造梦师”:歌剧导演的多重角色与职责解析付虹莉;72-75
以“玫瑰花”为题材的艺术歌曲演唱研究廖婕;76-79+90
从鉴赏到培养:钢琴演奏的观众拓展及其实践途径陆惊吶;80-83
胶州秧歌元素舞蹈编创的解构与重构——以舞蹈作品《拧巴·拧吧》为例李立婧;84-86
李渔戏曲传播思想研究赵静静;87-90
我演川剧《焚香记》的一点心得体会王华茂;91-92
文化空间视野下的晋祠庙会梁起峰;93-97+113
荆河戏“扫台”仪式的传承研究谢圣心;桑俊;98-100批评/阐述
论《玻璃动物园》第二文本的叙事艺术七一初;101-105
时代光影中的都市文化景象:舞台剧《繁花》的艺术特质陈莉霞;106-109
音乐剧《金沙》的本土化解读敬高翔;110-113
跨界之举与融合之美:舞台剧《大禹治水》的艺术创新刘鹤;114-117
试析舞台版轻歌剧《微笑王国》的艺术特质张晓娟;林珊;118-121
穆索尔斯基声乐套曲《孩子们》的创作特征分析李歌;122-124+147
莫什科夫斯基《西班牙舞曲》的创作技法与演奏技巧邬大鹏;125-127
“音乐作品”的历史批判——卓菲娅·丽莎的《论音乐作品的本质》杨一楠;128-130
唐代《破阵乐》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功能研究冯珺;131-134
陈铭志声乐套曲《读〈聊斋〉有感》的音乐创作特征分析何汝贵;135-139
客家祭祀音乐的民族意蕴与文化象征——评《客家音乐文化概论》张岩峰;140-143
彝族民间风格钢琴音乐解析——以钢琴组曲《彝山风情画》为例路阳;144-147
古筝作品《蜀锦图》创作探析周天丽;148-152艺术/教育
“互联网+”音乐教育:海德格尔技术哲学的反思与启示张坤香;153-158
艺术性、应用性和社会化:关于舞台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核心问题的探讨谭力;贺华;159-164+180
自媒体时代凝聚大学生价值共识的现实途径探析赵盛梅;165-167
论新时代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逻辑洪燕;168-170
流行演唱中的风格美学对声乐教学的启示王俞之;171-173
英文戏剧表演融入英美文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吴全生;174-176
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课程改革探析何斌;177-180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艺术教育与管理的对策研究韦庠;秦佩璐;181-184
注重“时”与“势”结合 通过主题教育有力推进党的建设(有的放矢)张等文;2
以人民为中心——文化工作的初心与使命李媛媛;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