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现场对话
数字时代的中国网络电影:艺术与生产的“复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司若访谈经纬;4-7+20
博士论坛
比较视域下的中国电影工业化实践——以科幻电影为例刁基诺;8-14
主旋律电影在新市场环境下的营销策略转向张婧;王艳;15-20
制片优化、叙事协同与档期意识——新时代语境下的新主流电影研究齐伟;杨喆帆;21-26
职业化与民间性:翁偶虹的编剧属性与民间趣味陈晶晶;吉莉;27-31
屠格涅夫戏剧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兼论《食客》中的“小人物”形象郭思文;32-35
罗伯特·勒帕吉戏剧中的地域密码李耿;36-40
视点观察
环境美学视域下沉浸式旅游演艺中的人景关系转向张艺璇;41-45
当代博物馆展示空间中代入感场景叙事的类型何修传;石硕;46-48
四川微型古籍修复室建设研究陈媛;罗涵亓;49-53
一种游移在本土与国际间的平面设计实践——深圳平面设计实践研究宋艳梅;54-56
多维认知模式在当代艺术设计整体生态中的表现董濡悦;57-59
当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三体”语义结构分析吴锡平;60-63
极化理论视角下杭州湾特色田园乡村的空间设计王红;64-66
梅兰芳书法与京剧艺术观王晶莹;67-70
民族视觉语言范式在当代少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中的应用模式孙慧霞;71-73
基于二次元语境下的单秀梅布偶艺术动画化研究常亚恒;74-76
中国古典艺术视觉观照在当代插画创作中的转译路径徐洪德;77-79
当代戏曲雕塑创作中叙事结构的视觉转译路径陈箫;单莉莉;80-82
微表情人物雕塑的研究颜海强;迟慧;83-85
纵横研论
红色戏剧的传统内涵和当代价值研究刘明录;黄艺平;86-89
当代红色舞剧的三重艺术新观田小玉;90-92+95
新时期党史题材歌剧的多维度创作视野徐延民;93-95
如何在演唱中突出四川民歌的民族性——以《槐花几时开》为例王铭敏;96-98
当代文化语境下“华阴老腔”艺术风貌的变迁马末;99-101+109
论琵琶在戏曲艺术中的审美表达邹宇;102-105
清音情缘:田临平访谈谭春艳;106-109
应用与交融:文旅演出中的舞台技术侯骁芫;110-113
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空间特征及演化刘成菊;114-116
批评阐述
抗美援朝历史的影像与荧屏再现冯能锋;117-120
国产电影类型范式下作者的自我表达——以刁亦男导演作品为例李传锋;121-125
现实关照·空间呈现·市场形构:好莱坞与宝莱坞歌舞片的叙事美学比较吉平;贾曼茜;126-129+135
基于情感表达的乡村类短视频创作实践刘芳;赵华泽;130-132
电视戏曲交互思维及形态研究陈健雄;133-135
电视新闻节目的融合传播研究刘涵;136-138+142
电影《夺冠》:身体呈现与精神建构的统一何春耕;文润卉;139-142
藏戏《智美更登》与万玛才旦电影的共同体美学阐释邢崇;王秀洁;143-145
电影《海上钢琴师》:爵士钢琴音乐的揉捏王麦;146-148
从《明室·摄影札记》的意趣与刺点看摄影图像的语境表达王茜;149-151
音乐剧《红船往事》的创作特征包春吟;152-154
精卫的凝视与倾听——评“第四届国立剧专在江安”之大型话剧《凝视·秋瑾》李伟民;刘漫君;155-157
寻找戏剧与群众的交集——从粤曲音乐剧《大安印记》看戏剧的群众属性廖艺力;158-160
川剧音乐创作的当代表达——以川剧《萤火》为例罗英;何宾;161-163
室内乐跨界表演探究——以“新冠”疫情背景为题材的音乐戏剧《回家》为例刘亚可;袁佳;164-166
艺术教育
高校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示范表演教学研究韩涛;167-169
婴幼儿戏剧创作演绎中的教育意识新观——以几部优秀的外国婴幼儿戏剧作品为例关春玲;170-172
抗疫歌曲在阻击新冠病毒疫情中的美育建设路径探究杨梅;173-175
拉康主体性理论在高校油画教学中的应用李勇;176-178
创新性思维在漆画教学中的应用胡晓欢;179-181
创作园地
共和国天空的守卫者(六场话剧)甄进;182-198
我们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话剧《共和国天空的守卫者》创作心得甄进;199-200
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
田鹏颖;2
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梁宇;201